采用電磁加熱輥直接接觸玻璃纖維、碳纖維線束,對其進行加熱,達到其烘干、預熱的效果。 輥體的溫度采用聯凈獨立閉環(huán)控制,有效保證工藝需求。 為玻璃纖維、碳纖維生產前進行纖維本體受潮水份的烘或預浸樹脂類玻纖的預熱,為下一工序復合材料生產提供好前序的工藝保證。
碳纖維行業(yè)在我國現階段還處于發(fā)展階段,目前主流產品是T300為主的民用產品,更高等級的產品存在品質不穩(wěn)定等問題,無法實現大規(guī)模生產,與國外企業(yè)競爭時處于明顯的劣勢。造成這種局面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原料合成、原絲生產、碳化及后期制品都有不足。原料、工藝、及設備普遍不穩(wěn)定性。其中,設備的穩(wěn)定性是最直接表現,如PAN紡絲后處理、碳化后處理、預浸料生產等工藝設備中的加熱輥筒對于碳纖維生產尤為重要。對PAN后處理輥體,多數企業(yè)以蒸汽加熱為主。蒸汽加熱輥的加熱源為高溫蒸汽,存在難以做到單個輥體獨立閉環(huán)控溫、無法實現更高工作溫度、無法做到輥面溫度的精確控制。這樣,在生產過程中,輥面溫度始終存在較大幅度的波動,對生產穩(wěn)定性造成極大的困擾。所以,如何提供穩(wěn)定可靠的輥面溫度,對碳纖維產品質量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現有碳纖維試驗線的致密化和烘干工序加熱輥均采用蒸汽加熱,一般選取38~64支加熱輪或更多。按速度或溫度后紡熱輥牽伸又可分為前后個工藝段,工藝溫度為120℃~200℃,線速度為80~240m/min?,F有熱輥通過調節(jié)蒸汽壓力及用蒸汽閥門控制蒸汽量來調節(jié)輥體溫度(2~4支輥共用一個蒸汽閥門),整個溫度控制回路為開環(huán)控制,靠工人經驗手動調節(jié)。
存在如下技術缺陷:
1. 輥面設定溫度不可控
a.開環(huán)控制,生產過程中因系統管道壓差或泄漏等問題致其輥面溫度不容易穩(wěn)定在目標溫度附近;
b.同一組熱輥中單個輥體因壓差或纖維含水率波動致其無法保持工藝溫度的一致,也無法針對個別的輥體溫度變化進行單獨調整。
2. 開環(huán)控制,溫度滯后嚴重
蒸汽管路的壓差、手工操作蒸汽閥門控溫及熱負載波動導致輥面工作區(qū)溫度無法達到設定溫度,這些都需要人工響應判斷并去處理。這樣的控制導致輥面溫度波動幅度很大,溫度控制滯后,嚴重影響產品的一致性。
如采用電磁感應加熱輥替代蒸汽加熱輥,可以解決現有工藝及技術中的不足,提供穩(wěn)定可控的、均一的輥面溫度,大幅提升產品的一致性。控制系統由感應加熱電源單元、溫度控制單元、保護單元及通信單元構成。
和傳統的蒸汽加熱輥相比,更換電磁感應加熱輥后將給產品的質量改善以及成本降低帶來顯著的效益。主要體現在:
1. 產品品質提升:提供均勻的輥面溫度,確保產品的一致性良好;
2. 產品經濟效益指標
1)縮小成品尺寸公差,降低原料消耗,增加出品率;
2)在同等輥徑條件下熱效率增加,為提高生產速度等工藝條件創(chuàng)造可能,提升整機商業(yè)價值;
3)降低設備故障率,減少停機時間,提高設備有效工時;
4)降低使用鍋爐帶來的相關麻煩;
5)取消蒸汽循環(huán)系統,提高廠房利用率,有效降低房屋使用成本。
輥體規(guī)格 | Φ350~750mm×350~1500mm |
輥體材質 | 45#鋼、其它合金鋼 |
輥面鍍層 | 鉻 |
涂層厚度 | 0.06~0.20mm |
粗糙度 | Ra≤0.01~0.03 |
跳動 | ≤0.01~0.03mm |
工作區(qū)溫度梯度 | ±1℃ |
加熱功率容量 | 15~60kVA |